登錄 | 注冊
搜索
圖書中心
多媒體通信
光通信
通信與網絡
信息通信類
學科基礎
智能通信
專業基礎
公共基礎課
計算機類
計算機專業
軟件工程
網絡工程
專業基礎課
IT新學科新專業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
數字媒體
物聯網
信息安全
電子工程
電子機電與自動化類
機電工程
自動化
IT經濟與管理
IT人文
經濟與管理類
其他自然科學類
數學類
數學與物理類
物理類
大學英語
大學英語與公共文化課類(英語與人文)
公共人文課程
其他人文社科
考試指導
培訓教材
素質教育
信息技術
中小學教育與考試培訓類
計算機類首頁>圖書中心>計算機類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真實企業項目案例來貫穿機器學習開發實戰各個模塊的理論講解,包括機器學習開發平臺環境搭建,圖形處理基礎,特征選擇與降維,典型機器學習算法、深度學習、遷移及集成學習、強化學習、智能語音技術應用等。通過數據項目實踐,可以對技術應用有明確的目的性(為什么學),對技術原理更好地融會貫通(學什么),也可以更好地檢驗學習效果(學得怎樣)。本書可作為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機器學習開發進階的教材。也可供專業技術人員參考或者培訓教材。
本書主要介紹技術創新、智慧礦山三維系統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國煤炭礦山技術創新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研究了煤炭礦山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及評價算法,并進行了實驗驗證。同時根據礦山的三維本源性特征,探討了智慧礦山三維系統的研究。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兩大部分。第1部分(第1~8章)是煤炭礦山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分析以及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分析及多種評價算法研究,如影響煤炭礦山技術創新能力因素分析,基于遺傳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能力評價,基于DEA的技術創新相對能力評價,基于AHP的煤礦技術創新能力評價以及基于粒子群優化神經網絡的煤礦技術創新評價。第2部分(第9~14章)論述了智慧礦山的概念、關鍵技術以及研究智慧礦山三維系統的必要性,設計了三維系統架構及功能,創新性的研究并提出了三維系統高性能技術和實時數據庫技術及PineCone實時數據庫,最終構建了三維平臺。 本書可作為能源研究、礦山系統平臺設計及信息管理等學科的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師生的參考用書。
本書主要介紹遙感高光譜圖像壓縮與融合技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算法及創新算法,并進行了實驗驗證、比較分析及評價,探討了高光譜圖像應用于礦產資源評價模型的研究。 本書內容包括4篇。第1篇(第1~4章)為遙感高光譜圖像基礎知識,論述了遙感的概念、高光譜圖像的基本特征、書中所做實驗的數據以及實驗平臺、高光譜圖像壓縮基本原理和融合基本技術。第2篇(第5~10章)論述了遙感高光譜圖像壓縮技術,如基于降維的壓縮算法、基于預測的無損壓縮算法、基于變換的壓縮算法、基于矢量量化的壓縮算法以及基于分布式編碼的無損壓縮算法,同時還對高光譜圖像的壓縮性能進行了評價。第3篇(第11~17章)論述了遙感高光譜圖像融合技術,包括數據預處理、圖像配準與尺度轉換、融合的基本算法、基于粒子群優化Contourlet變換的融合算法、基于MAP/SMM模型的融合算法及其評價、基于深度學習的高光譜圖像融合。第4篇(第18、19章)論述了高光譜圖像礦產資源評價問題,并提出了評價模型。 本書可作為信息處理、計算機編碼、遙感圖像處理、遙感圖像解釋、礦產評價、衛星遙感等學科的研究生專業課教材,也可供上述學科及計算機編碼及應用技術、遙感、資源探測及軍事偵察等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的師生參考。
本書是《計算思維與案例驅動的大學計算機應用教程》的配套實踐教程,旨在通過練習,提高學生全方位的計算機使用能力。全書共分為七章,主要內容包括:硬件基礎實驗, 操作系統(Windows 10), WPS Office 2016, 計算機網絡相關操作和綜合練習。各部分的目錄如下所示:第1章,硬件基礎實驗;第2章,操作系統實驗;第3章,WPS文字實驗;第4章,WPS表格實驗;第5章,WPS演示實驗;第6章,計算機網絡實驗;第7章,綜合應用能力訓練。本書內容豐富,實踐性強,是學習大學計算機應用教程十分有用的一本輔助教材。適合高等學校師生使用。
全書共分為七章,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發展,計算機的主要特點,計算機的應用領域,計算機的分類,計算機的發展趨勢,信息在計算機內的表示,計算機系統組成, 操作系統(Windows 10), WPS Office 2016,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和發展歷程,計算機網絡的分類,計算機網絡連接設備和傳輸介質,網絡協議,網絡體系結構,電子郵件的收發,云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和其它技術。各個主要章節都包含有項目實訓,并結合具體的應用,各部分的目錄如下所示:第1章,計算機基礎知識;第2章,操作系統;第3章,WPS文字;第4章,WPS表格;第5章,WPS演示;第6章,計算機網絡;第7章,計算機前沿技術。
本書是與《大學計算機》配套的上機實驗指導輔導教材。全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5個實驗,每個實驗闡述了實驗目的、實驗內容、實驗操作步驟、操作練習題,涵蓋了Windows 10、Word 2019、Excel 2019、PowerPoint2019、計算機網絡、網頁制作等內容;第二部分給出了計算機基礎知識復習題及參考答案,包括大學計算機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的相關題目。幫助學生加深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全面提升操作計算機的應用能力。本書各章實驗目的明確,對主教材內容進行了擴充。實驗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操作步驟詳細,適合于不同學校和不同層次的學生。
本書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修訂改寫而成,是與作者編寫的《Office高級應用(第2版)》配套的教學參考書,全書包括兩部分內容,第1部分為實驗指導,與課堂教學內容相對應,設置了15個實驗,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Office辦公軟件的基本功能,提高操作能力。第2部分為綜合實訓,設置了18個實訓項目,每個實訓項目都具有一定應用背景,給出了操作步驟和提示,可以幫助讀者提高綜合應用能力。本書內容實用、重視操作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培養,能滿足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MS Office高級應用的要求。本書可作為高等學!癘ffice高級應用課程”的配套教材,也可供社會各類計算機應用人員閱讀參考。
本書是配合《Python程序設計基礎(第2版)》一書編寫的Python編程實踐指導書,全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共分11章。第1章是Python基礎實驗指導,主要內容包括:在Windows中安裝Python,Python第三方庫的安裝,Python集成開發環境安裝,在命令行下運行Python程序,在IDE中編寫和運行Python程序。第2章是數據類型與常用內置對象實驗指導,主要內容包括:表達式、內置函數和內置模塊的使用。第3章是程序數據輸入輸出實驗指導,主要內容包括: 數據輸入輸出函數,注釋語句和順序結構程序設計方法。第4章是選擇結構程序實驗指導,主要內容包括:if else程序設計,if elif程序設計。第5章是循環結構程序實驗指導,主要內容包括:for循環程序設計,while循環程序設計等。第6章是字符串與正則表達式內容實驗指導。第7章是組合數據類型實驗指導,主要內容包括:列表數據類型程序,元組數據類型程序,字典數據類型程序等。第8章是函數實驗指導,主要內容包括:函數的定義與調用,函數的參數傳遞,遞歸函數程序,變量作用域,模塊包建立。第9章是文件實驗指導,主要內容包括:文件基本操作,文本文件的讀寫,二進制文件的讀寫, CSV文件讀寫,第三方模塊讀寫二進制文件,文件和文件夾操作。第10章是面向對象編程實驗指導,主要內容包括:類和對象的定義及使用,繼承和多態程序設計。第11章是程序異常處理實驗指導,主要內容包括:常見程序錯誤,異常處理程序設計,斷言處理程序設計。第12章是數據庫及應用實驗指導,主要內容包括:SQLite3數據庫的基本操作, MySQL數據庫的主要模塊。第二部分是教材習題參考解答。第三部分是各章的設計性實驗參考解答。本書內容豐富,實踐性強,是學習Python程序設計十分有用的一本輔助教材。適合高等學校師生使用,也適合Python愛好者自學使用
《Python程序設計基礎(第2版)》是面向大學各專業第一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材。本書以Python語言為工具,以計算思維為導向,面向問題求解過程,強調如何分析問題、組織數據并解決問題是計算機科學的核心技能。全書共11章。第1章介紹Python概述,主要內容包括:程序設計語言概述, Python語言基本特征和Python程序開發環境;第2章講解Python語言數據類型和常用內置對象;第3章講解Python程序中數據輸入輸出方法,包括輸入輸出函數、程序書寫格式和順序結構程序設計方法;第4章講解Python程序控制結構,主要內容包括:單、雙和多分支選擇結構,分支結構嵌套,for循環和while循環結構程序設計;第5章講解字符串和正則表達式;第6章講解組合數據類型,主要內容包括:列表,元組,字典和集合數據類型;第7章講解函數,主要內容包括:函數定義與調用,函數參數傳遞,遞歸函數,變量作用域,包的建立;第8章講解文件,主要內容包括:文件的基本概念,文件操作,文本文件讀寫數據方法,CSV文件讀寫方法,第三方模塊讀寫二進制文件,文件與文件夾操作;第9章講解面向對象編程,主要內容包括:面向對象概念,類和對象,屬性,方法,類的繼承和多態;第10章講解程序異常處理,主要內容包括:程序的錯誤,程序異常處理,斷言;第11章主要講解數據庫技術,主要內容包括:數據庫技術概述,SQLite數據庫技術,MySQL數據庫技術,MySQL在Python中的應用等。本書特色鮮明、示例生動有趣、內容易讀易學,適合高校教師和本科生學習Python參考,也適合Python入門程序員閱讀
《計算思維及程序設計基礎》是為大學本科非計算機專業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使用的教材。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Office辦公軟件、計算機網絡、程序設計及其數據結構。隨著計算機技能日漸普及,各個專業對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理工科專業,要求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具備初級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能力和軟件開發的理念。為順應這種需求,各高校對大學計算機的內容做了相應的調整,在教學中弱化了操作技能的培養,更注重學生的計算思維訓練,最終目的是期望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可以達到熟練運用計算思維的方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本教材基于上述要求,在傳統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中融入了計算思維的概念、程序設計(C++)思想、數據結構和算法的基礎知識。便于教師在授課環節有的放矢,針對文科與理工科選擇不同課堂內容講授。